锻造人在热浪里的钢铁担当

      7 月 16 日,室外温度飙升至40℃。地,成了煎锅;风,成了火苗;而东风锻造的生产车间,则成了一个巨大的烤箱!这一天,有人拿着温度测量仪随手一量,立刻显示53.4℃,而这里远不是火线。可是作为打铁汉子,只能与火红的钢坯共舞。流汗的脸颊、湿透的脊梁、鼓风机吹出的热浪、锻锤的铿锵……构成了高温下打铁人的群像!

DSC_2240.JPG

钢与火的较量里,他们把汗摔成了盐粒

      锻一作业部 7#50MN(兆牛) 锻压机前,操作工郑爱明的脸被映得发亮。火红的钢坯在他眼前泛着近乎透明的热光,可他的眼神比钢坯还沉稳。随着锻锤的节奏起落,汗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淌。他抹了把脸,冷风机正呼呼送着风,新上岗的机器人精准地传送着锻件,再没了以前送料中断的慌神。可这份从容里,包含的是对 "生产不能断" 的执拗 —— 钢坯在锻压机多待一秒,发交的进度就可能慢一分。

兰兆英.jpg

      转身撞见清理工兰兆英时,她正弓着腰打磨链轨节。防护镜蒙上了层白雾,厚厚的口罩把半张脸捂得严实,可胳膊抡起砂轮机的力道没减过半分。身后的鼓风机呼呼吹着,卷来的风带着钢屑的温度,烤得人后颈发烫。本该在家休息的她,接到急需打磨链轨节的电话时,立刻顶着火辣的阳光赶回工作岗位。"链轨节是急件,耽误了发交可是大事。"

     锻二作业部前梁工区的叉车声像支轻快的调子,王露握着方向盘的手却稳得没一丝颤。炽热的锻件被叉车叉起时,热浪顺着车底往上窜,汗水把工装浸得透湿,贴在背上像层粘人的薄膜,可他的动作却十分从容丝滑:起升时看一眼锻件重心,搬运时盯着地面标线,降落时缓得没一点磕碰。正午的日头最毒,方向盘烫得能烙手,有人喊他去值班室凉快,他头都没回:"不行啊,这里是发交区,这么多锻件放在一起温度会更高,不仅会导致发交不畅,也是安全隐患”。

倒运锻件.jpg

       在前梁80MN(兆牛)生产线,正在生产链轨节和大齿轮。作为拳头产品,链轨节的产量始终居高不下。前梁25MN(兆牛)设备旁,堆放着刚出炉的滚烫锻件,热量蒸腾空气仿佛都在晃动。在生产线的轰鸣声里,王龙抹了把脸上的汗,大声粗气地说:"现在不能停,链轨节是拳头产品,下半年冲刺的仗刚开打,歇一分钟都追不回来。"。

       隔壁 25MN (兆牛)生产线更像个大蒸笼,王林和两个工友守着设备,25MN(兆牛) 和 1#20MN(兆牛) 的热浪被风扇卷过来,仨人跟坐在火山口似的。他们手里的小轴是出口零件,质量要求严苛。"一件不合格,索赔事小,影响了咱东风锻造的名声事大。"

热浪烤不化的,是保发交的硬骨头

12#炉员工李正陨摆料(1).jpg

      热清作业部热处理工区像个蒸笼,李正郧在 12# 炉前摆料的身影,像在火里穿行。网带上传送的锻件带着余温,他弯腰摆料时,汗珠砸在网带上 "滋啦" 一声就没了。"班长说有西瓜!" 他直起腰笑,眼角的汗流进眼里,涩得眯了眯,"多装一箱料,就能早一分钟发交,值!"

       13# 炉的陈良平正用长钩子勾零件,刚出炉的活儿带着 300 多度的热气,烤得他胳膊上的汗毛都打了卷。接料箱满了,他换箱子时,冷风机的凉风吹过来,他赶紧把脸凑过去,深深吸了口气:"这风比啥都强,能多勾几钩子。" 零件是客户等着的急件,钩子每动一下,发交的日子就往前赶一步。

      设备是生产的保障。装备部副部长郝雨和机械首席赵洪波蹲在检修现场,工装后背的汗渍晕成了片。45℃的高温里,他们拿着量具核对装配精度,"设备好了,车间里的弟兄们才能顺顺当当干活。" 

清凉送到心坎上,火焰上的“芭蕉扇”。

当热浪把人逼得喘不过气时,清凉的关怀也是无处不在

员工在工歇时间用西瓜解暑(1).jpg

       锻二作业部的休息室里,罗明益副部长攥着手机快步走着,"冷饮咋还没到?" 电话里的语气带着急,挂了又拨,直到确认饮料车已在路上才松口气。不远处,支部书记曾捍华带着人正擦饮水机,抹布过处,玻璃亮得能照见人,"天热喝水勤,得保证干净。" 他转身又盯着工人给压床装冷风机,"凉风机要往操作岗吹,别让弟兄们遭罪。" 中午的工厂广播刚响,他就堵着班长徐峰:"必须停机!高温强制休息,谁也不能含糊。"

       热清作业部的休息区里,切好的西瓜红瓤透亮,冰桶里的冷饮冒着白气。李正郧啃着瓜,甜水顺着嘴角流,"这瓜吃下去,下午能多装两箱料!" 陈良平捧着一杯饮料,对着冷风机猛灌一口,"还是公司想得细,这风一吹,干活儿都有劲。"

       这一天,从清晨太阳刚冒头到深夜星光爬上厂房顶,东风锻造的每个角落都在较劲 —— 跟高温较劲,跟时间较劲,跟 "保发交" 的硬指标较劲。5000 件的新品种攻坚,出口零件的零差错要求,链轨节的高产目标...... 在 40℃的酷暑里,在50℃的车间里,在 300℃的锻件旁,锻造人把 "不能等"、" 不能停 "、"不能错" 刻进了每一个动作里。


【供稿:吕春雷 韩天玉 徐莲 胡平 胡茂红】


赞/阅读

胡平,邓红霞,管飞,曾捍华,陈波等6人赞了本文章
阅读量:421

标签

暂时没有标签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