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温淬炼 “改善思维”:东风锻造筑牢设备硬核保障

      当 40℃的热浪炙烤着生产车间,东风锻造有限公司的设备保障能力正经历着特殊的 "压力测试"。2025 年高温检修季,装备部与各作业部将改善思维贯穿始终,通过 15 项针对性技术改造,构建起坚强的设备保障,让每一台设备在极端环境下保持高效运转。

IMG_20250801_082741.jpg

用系统思维破解能源瓶颈

       面对高温导致的电力负荷波动,装备部与锻二作业部没有简单增加供电容量,而是以 "资源优化配置" 的改善思维重构电力系统。 实地数据观察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,技术员们通过连续监测变压器的负载曲线,发现两者在不同时段的功率需求存在互补性,于是就有了解决电力负荷波动的“凉药”。

      在50℃的变压器舱内,维修团队顶着热浪实施互换改造。拆卸电缆接头时他们采用 "冷热交替作业法",用测温仪实时监控设备温度,确保每道工序在安全阈值内推进。改造后,加热床供电稳定性提升 40%,设备因电力问题导致的停机时长从日均90分钟降至18 分钟,高温环境下的电力保障能力实现质的提升。

以本质化思维筑牢安全防线

      用"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" 的改善理念,推动着设备安全保障能力的升级。在重锻工区天车轨道的加固过程中,日常点检中捕捉到的毫米级跳动 ,被改善团队敏锐捕捉,最终找到了轨道应力分布不均的根源。找到“病根”后,很快就开出来“药方”——他们摒弃传统的局部焊接修补方案,采用 "整体结构强化" 思维对天车轨道进行了改造。此举使天车运行故障率下降为零,高温高负荷工况下的安全保障系数提升 3 倍。

     前梁工区新滑线的安装同样贯穿本质安全思维。团队将老式开放式滑线升级为密封式结构,不仅解决了高温环境下的电弧隐患,更通过增设智能监测模块,实现异常状态的提前预警。设备安全保障从 "被动应对" 转向"主动防控",为高温作业筑起一道新防线。

IMG_20250801_094558.jpg

靠问题导向思维提升运行效能

      针对高温环境下设备效率衰减的痛点,改善团队以 "靶向攻坚" 思维精准施策。锻一作业部重锻工区 3#、5#40MN 生产线的余热淬火装置,曾因管路结垢导致冷却效率下降—— 改善小组拆解分析后,创新采用 "流线型管路 + 自动清洗"组合方案,使冷却系统效率提升 50%。

      锻二作业部前梁工区 80MN 新压床的快速交付,更是问题导向思维的生动实践。为应对高温季订单激增的需求,安装团队打破 "按部就班" 的常规流程,采用 "并行作业 + 节点倒逼"模式:白天完成机械安装,夜间进行电气调试,用实时数据看板动态调整进度,最终比计划提前 5 天投产,为生产任务完成提供了关键保障。

      截至 8月 10 日,这场以改善思维为指引的高温检修行动,已完成15项精准改造,全面提升了锻造公司的设备保障能力,为公司跑赢下半程、实现年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
【供稿:胡茂红/排版:王舒婷】


赞/阅读

阅读量:303

标签

暂时没有标签

评论